热门帖子 (右边)热门话题多元性关系亲密关系青春期性教育

面对校园性别欺凌,先认识多元性别。

2000年4月20日上午,台湾屏东县高树国中三的叶永誌同学,在他最喜欢的音乐课下课前五分钟跟老师说要去上厕所,后来他再没有回来过……

从小被就被同学取笑“很娘”的他有着阴柔气质,当日倒在厕所的血泊中,送院后仍不治过世。

在叶妈妈眼里,永誌是个温柔细腻,喜欢编织和烹饪的小孩。他会担心妈妈工作很累,主动帮妈妈炒菜和按摩。不过这样的特质,在他升上国中后却成为同学们嘲笑和作弄的原因,成为了悲剧的开端。
叶妈妈曾经多次向学校反映自己的儿子被作弄欺负,也要求永誌必须忍耐勇敢,但很可惜的是学校并没有特别着重处理这件事。久而久之,永誌越来越少提起他在学校的事情。叶妈妈在永誌过世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儿子连上厕所的权利都没有。很多同学会想要强脱他的裤子,为他验明正身。所以他不敢在下课时上厕所,而是会在上课结束前5-10分钟赶着去上厕所。

虽然这宗案件最后被判为校方因“学校设备安全不足”业务过失理由二造成永誌在厕所内滑倒,但叶妈妈觉得真正害死她小孩的原因是学校里的欺凌和性别歧视。如果永誌不是因为被欺负,他就不需要这么急的上厕所,进而发生这种意外。

在永誌过世两年后,台湾通过了性别平等教育法。

那么,反观马来西亚的状况又是怎么样呢?

2013年2月27日,一位高三的优秀生因为功课的压力及常被同学取笑“娘娘腔”,从住家8楼处坠下,当场死亡。隔年2月7日,一位印裔中一生疑不堪长期遭同学嘲笑“很娘”,虽向母亲求援但母亲因为工作忙碌来不及处理,结果选择喝农药自杀。

这些事件不正是叶永誌事件的翻版吗?这些拥有不同的性别气质的同学,为什么在学校里会遭到欺凌和歧视呢?

透过了解多元性别,我们可以更细致的看到每个人的异与同。

歧视很多时候是一种因为缺乏了接触或不了解造成的。由于没有获得正确的多元性别教育,孩子们容易假设阴柔的男生或阳刚的女生是同志,认为他们在性格或行为不同于常人而在学校里取笑并欺凌他们。

现在先让我们以心理学的角度来多认识及了解各种不同的生理性别、性别认同、性别气质和性倾向。*图1

图1- 图源:http://hotline.org.tw/book/10

生理性別(我生下來是…):指一个人的天生性别器官。男性拥有男性性器官或女性拥有女性性器官,中间光谱地带者包含了具有两种性器官者(双性人/阴阳人)。

性别认同(我觉得我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是什么性别。左右两边是100%心理认同自己是男性/女性,而中间的光谱地带则可以是任何比例上的调整,例如拥有30%的女性认同+70%的男性认同,或者完全不认同自己是男性或女性(性别酷儿)。

性别气质(我看起来像…):指一个人在行为上的表现。左右两边是指拥有传统男性(阳刚)/女性(阴柔)典型特质,但多数人在性别气质上其实都是有弹性的,并落于光谱中间部分,只是在比例上有区别(例如我有勇敢的时候,也有温柔的时候)。

性倾向(我喜欢的是…):指一个人对同性/异性,或者双性拥有持续性的倾慕吸引感受,包括了情感、浪漫和性吸引。左右两边是指百分之百的异性恋与同性恋,大多数人受到异性或同性吸引程度不同,而落于光谱各处。

目前,多数的心理学研究都指出每个人在图列里的每一条轴线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比例不同,形塑出各自的模样和排列组合。也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性别其实并不是单一方向。天生下来的男生不一定自我认同为男性,也不一定得在行为上表现得阳刚及对女生产生生理/情感上的吸引,反之亦然。同样的,性别气质比较阴柔的男生不一定是男同志,比较阳刚的女生也不一定是女同志。

看得见这样的差异,我们就可以学习不再直接轻易将人标签定型,开始懂得尊重他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美好的存在着的,当我们可以接受这样的多元,我们的孩子在家庭/学校里就可以拥有更高的接纳度,达致减少及最终零校园性别暴力事件。

资料参考:

台湾同志咨询热线协会

香港小童群益会出版:认识性倾向家长老师锦囊

蔡持兴, 持兴

蔡持兴简介: 蔡持兴讲师,注册辅导员,异样Diversity前任执委、Life Under Umbrella创办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