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情
“色情”是一个很主观的抽象概念,要解释并不容易,难以有放诸四海皆准的定义。就以一部有裸露但没有性爱镜头的影片为例,这部影片应归类为猥亵性、艺术性或是医学性,观赏者会以个人的民族风俗文化、道德观、生活习惯、教育等等来评估之,所以不同年代、地域、成长背景的师长和孩子,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认定。
而在我们文化中认定的“色情”影片,主要会评估影片中是否主要在撩拨或激发观赏者的性欲冲动为手段,以及是否有出现实际描述的性爱镜头。而“色情”与“情色”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以“色”为主,以“情”为辅,后者则相反。
色情媒体与性犯罪是否有因果关系
孩子在发育的过程,对异性身体的好奇自然会产生性冲动,就会想要从色情媒体的管道中获得满足。大多孩子在看色情媒体时的感觉是愉快的、兴奋的、好奇的,当然也有孩子会有罪恶感,或是感到不舒服和恶心。对于孩子接触色情媒体,师长主要担心孩子观看后会去模仿,导致提早发生性行为,或是被色情媒体影响而去犯罪。
曾有人在亚洲色情片之都的日本做过一项调查,该报告显示该国有超过93%的青少年曾看过色情片,43%第一次接触的年龄在15岁以下,有71%的人看过之后想要模仿(但没有实际行动),只有15%的人曾经尝试过。
色情媒体会激发观赏者的性欲,那是一个正常会有的身体自然反应,但与性犯罪之间的因果关系却常被夸大。我以一例子说明,某路人因为饥饿,被某家店摆在外的美味食物挑起了食欲,但身上无钱购买而选择去偷,那我们应该怪那家店美味的食物?还是怪那位路人?偷食物的选择并不纯粹是饥饿这个因素,还会受到个人心理特质、生活经验、个人主观等因素所影响。同样地,一个人会去性侵犯,也并不是单纯的性冲动,主要也是受到个人心理特质、生活经验、个人主观等因素所影响,与色情媒体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性犯罪者未必会看色情媒体,反之看色情媒体的人也未必会去性犯罪,因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不能一概而论。